标题:揭秘“印”字与“抑”字之间的奇妙联系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一只手强按一个跪着的人是什么字。然而,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其古文字形体,答案便一目了然。下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字的神秘面纱。
这个字就是“印”字,其甲骨文和金文形体左为人手,右为一个跪着的人。然而,从楷书形体中已很难看出“手”和“跪着的人”的原始形态了。实际上,这个字是“抑”的本字,意思是“向下按压”,也就是说“抑”字的最初形体才是“印”。
那么,“印”这个字与现在“印章”之“印”有什么联系呢?其实,“印章”之“印”用的是引申义,因为盖印章之时也需要抓住印章用力向下按,这与强按一个人的情形是相同的,所以后来便引申为“印章”之“印”了。
后来,因为引申义“印”用得比本义更多,于是便又造了一个新字“抑”表示本义,并对“印”字进行了形体上的改造。现在所组词有压抑、抑制,这与“印”字的初形和意义非常吻合。
《说文解字》对“印”的解释是:“印,执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卩。”许氏对“印”的解释就是后来的引申义,指的是“图章”、“玺章”。许氏没有进一步解说其形义关系,因为许氏没有见到“印”字的甲骨文金文形体。
“印”字的其他引申义发展途径也非常明晰,皆从“向下按压”而引申。因使用印章、玺印需要按压,所以“图章”“玺”也被称为“印”;印章按压之后会留下痕迹,“印”又有痕迹之义,比如脚印、鞋印、烙印、印迹等;后来由此又引申出印刷之义。
那“心心相印”又是怎么来的呢?此处的“印”是符合、一致之义,试想印章印出来的痕迹是不是和印章的图案相同啊?其意义的引申来源各有理据,最终都能追溯到本义上去。
通过“印”字形体和意义的演变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汉字字义的发展始终遵循着故有的逻辑规律。这一规律就是在本义的基础上一步步引申,其意义的根基始终没有背离。所以,我们在讨论字义的时候要遵循字义的核心原则,把意义的发展看作一条连续的线条。
但需要注意的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假借义,它是假借字的字义,与本义毫无关系,只是借了音。比如“蚤”字的本义是跳蚤,但是它也有一个假借义“早”;再如“而”的本义是面颊上的毛发,即胡须,后来又有了假借义,为连词等虚词。这里“蚤”、“而”的本义与“早”“而且”的“而”就没有意义上的关联了。
总的来说,通过了解“印”字的形体和意义演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的逻辑规律和演变路径。这不仅增加了我们的知识储备,也让我们对汉字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原图来自《汉字源流字典》。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帆一工贸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印”字上有一手下为跪着的人,该字与“抑”字又有何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