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重新润色:
李庆洪
题记:人间四月,春回大地,正是踏青游春的好时节。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俗,其起源与上巳节的出现紧密相关。上巳节,日期为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而得名。
孟浩然在《大堤行》中曾写道:“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此诗描绘了古人踏青游春的欢乐场景。
踏青,又名春游、探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中的《郑风·溱洧》篇就传神地再现了春秋时期三月三日上巳节溱洧河畔男女青年游春相戏、互结情好的动人情景,可谓我国最早的一首踏青诗。据史书记载,踏青习俗在汉代已经形成,魏晋时期逐渐开始盛行,到了唐宋蔚成风气。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唐诗人于鹄的《襄阳寒食》则描绘了水乡的踏青情景:“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唐代王涯的《春游词》描述了诗人沉醉于春光的情景,而后蜀诗人卢延让的《樊川寒食》则描绘了权贵豪富出游的景象。
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脍炙人口,诗中写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满目葱茏,是人们欣赏领略生机勃勃春日景象的大好时机。人们喜欢清明踏青的习俗也由来已久。据宋朝史籍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
提到踏青,人们自然会想到崔护清明日游城南庄之事。唐代孟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一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清明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明代的清明踏青,有些就是扫墓之后接着游春的。明人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清明来到,‘是日签柳,游高梁桥,曰踏青。多四方客未归者,祭扫日感念出游。’”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踏春游乐的日子里,也有一些“不和谐”现象,苏轼的《和子由踏青》把拦路强卖神符的“道人”刻画得栩栩如生。白居易有诗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但却就有人面对满目春色视而不见,唐代诗人顾非熊的《长安清明言怀》写应试不中的愁绪,李商隐踏青日在远离故乡、亲人的蜀中更添归思苦闷之情。
踏春游乐的日子里,也有一些“不和谐”现象,但更多的还是欢乐与美好。踏青可陶冶人的情致,使人心旷神怡。踏青的地点或郊外秀野,或江岸湖畔,男女相约,三三五五,熙熙攘攘,杯盘交酬,欢歌笑语,日暮方归。
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对当时春游自昼及暮、笙歌如痴的盛况可谓描摹得淋漓尽致。正是“三月芳菲看欲暮。胭脂泪洒梨花雨,宝马绣轩南陌路。笙歌举,踏青斗草人无数。”
宋代诗人王庭圭出城春游,在郊外看到鹂歌燕舞,田夫牧童怡然自乐的情景,好似世外桃源,又似梦中美景,不禁怦然心动,诗兴勃发。
踏春游乐的日子里,也有一些“不和谐”现象,但更多的还是欢乐与美好。踏青可陶冶人的情致,使人心旷神怡。踏青的地点或郊外秀野,或江岸湖畔,男女相约,三三五五,熙熙攘攘,杯盘交酬,欢歌笑语,日暮方归。
踏春,不仅是身体的运动,更是心灵的放松。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踏青都是他们亲近自然、释放情感的重要方式。踏青习俗历经千年,依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选自作者《中国古代体育诗话》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帆一工贸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古诗话体育〗(5)三三五五踏青行——古人游春诗 》